主講老師: | 譚小芳 | ![]() |
課時安排: | 1天/6小時 | |
學習費用: | 面議 | |
課程預約: | 隋老師 ![]() |
|
課程簡介: |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心理現(xiàn)象、精神功能以及行為活動的科學。它涵蓋了從基礎的心理過程如感知、認知、情緒到復雜的社會行為、人際關系和人格特征等多個方面。心理學不僅關注個體的心理健康和成長,也致力于理解人類在社會環(huán)境中的互動和行為模式。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,心理學為我們提供了深入了解人類思維和行為的途徑,對于提升個人生活質量、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。 | |
內訓課程分類: | 綜合管理 | 人力資源 | 市場營銷 | 財務稅務 | 基層管理 | 中層管理 | 領導力 | 管理溝通 | 薪酬績效 | 企業(yè)文化 | 團隊管理 | 行政辦公 | 公司治理 | 股權激勵 | 生產(chǎn)管理 | 采購物流 | 項目管理 | 安全管理 | 質量管理 | 員工管理 | 班組管理 | 職業(yè)技能 | 互聯(lián)網(wǎng)+ | 新媒體 | TTT培訓 | 禮儀服務 | 商務談判 | 演講培訓 | 宏觀經(jīng)濟 | 趨勢發(fā)展 | 金融資本 | 商業(yè)模式 | 戰(zhàn)略運營 | 法律風險 | 沙盤模擬 | 國企改革 | 鄉(xiāng)村振興 | 黨建培訓 | 保險培訓 | 銀行培訓 | 電信領域 | 房地產(chǎn) | 國學智慧 | 心理學 | 情緒管理 | 時間管理 | 目標管理 | 客戶管理 | 店長培訓 | 新能源 | 數(shù)字化轉型 | 工業(yè)4.0 | 電力行業(yè) | | |
更新時間: | 2024-07-15 15:15 |
課程背景:
培訓三大核心元素“講師、學員、場地”,其中核心主體是“人”。培訓的實質是通過人的心理來研究人的行為,然后通過改變人的行為最終改變人的心理。每個受訓者對培訓的心理需求有本質差異,什么樣的培訓更能符合受訓者的心理需求呢?講師現(xiàn)場如何把握引導受訓者心理變化呢?“以受訓者為本”是每個內訓師需要深度研究和探索的。
課程收益:
● 讓授課方法更符合學員的心理結構
● 課程現(xiàn)場24個重要心理技巧與應用
● 心理學理論在設計上如何提振課程亮點
● 現(xiàn)場有效化解“問題學員”問題的方法
課程特色:科學、有趣、實用
課程人數(shù):40-50人最佳
課程時間:1天,6小時/天
課程對象:職業(yè)培訓師、TTT專員或企業(yè)兼職內訓師
課程大綱
第一講:授課方法更符合學員心理結構
一、“首輪效應”理論的培訓現(xiàn)場應用
1. 開場如何宣告“艾賓浩斯遺忘曲線”?
2. 破解當下學員的四個“逆反心理”
3. 面對學員的“手機控”,講師怎么辦?
4. 講師快速完成“心理定力”三法
案例:《馬云演講勾人魂魄的五大心理神器》
二、“講授式”和“引導式”培訓,你更愛誰?
1. 不許利用學員的善良
2. 講師與學員之間的“心理距離”
3. 如何讓學員有“控制感”?
4. 案例如何啟動學員的“內邏輯”?
5. 講師不可能是知道正確答案的人
討論:《“頭腦風暴法”不落空操作法》
第二講:課程設計與互動的“心理錨”
一、“行為學習理論”的培訓現(xiàn)場應用
1.“醍醐灌頂”頓悟&“鐵杵成針”漸悟
2. 有價值互動與“偽互動”的區(qū)別
3. 課間休息,是連吃帶喝,還是......?
4. 小禮品真的能激發(fā)互動嗎?
討論:《走出“互動”的誤區(qū)》
二、“學習動機理論”理論的實踐應用
1. 創(chuàng)新課題影響學員三大學習動機
2. 豐富≠雜蕪/互動≠拖沓/聚焦≠干癟
3. 什么樣的內容需要恰當?shù)刂貜退拇危?/span>
4. 講師如何表達自己的“獨立見解”?
5. 培訓遇上“一鍋煮”,怎樣激發(fā)群體動機?
案例:《角度比立場重要》
第三講:培訓環(huán)境對受訓者的心理影響
一、“霍桑效應”、“馬太效應”的理論應用
1. 領導在場與領導不在場的利弊
2. 在學員的職場里培訓效果不佳,該如何?
3. 培訓教室“攏不住氣”,怎么辦?
4. 培訓教室“太攏氣”,怎么辦?
4. 積極鼓勵發(fā)言的學員,是一把雙刃劍
討論:《發(fā)言機會需要“人人均等”嗎?》
二、特里普利特“學習助長”與“學習抑制”理論應用
1. 學員之間為什么需要“神秘氣泡”?
2. 為什么要把女生安插在男生之中?
3. 教室的座位怎樣調整才叫恰當?
4. 講師為什么要堅守“求人不如求己”信念?
5. 在不良環(huán)境中,講師如何保持“自凈功能”?
案例:《我的幾次“遇險”》
第四講:活躍課堂氣氛和突發(fā)狀況處置
一、“漸進教學法”理論實際應用
1. 心理暗示學員≠心理操縱學員
2.“課堂笑果”與“課堂效果”的思辨
3. 倒著吃甘蔗效果更好
4. 如何共同創(chuàng)造現(xiàn)場的“心流”體驗?
案例:《你來我往》
二、“蔡加尼克效應”的理論應用
1. 學員和講師“擦槍走火”,怎么辦?
2. 講師怎樣的“自我暴露”才叫“恰當”?
3. 講師別把課程做得”太圓滿”,為什么?
4. 如何規(guī)避課堂上的“怪力亂神”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1502001314號